励志天天正能量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励志 > 励志文章

励志文章

齐河县焦庙镇各村庄“村名来历”和由来 从哪里搬迁过来的

2020-03-02 10:40:05励志天天正能量网
 

  小编最近看到这么一篇文章,关于齐河村庄村名的来历,感觉很有意思,作为一个从齐河走出来的人,倍感亲切,终于知道了自己的村历史,从哪里迁过来的,村名的起源和来历。现分享给大家,希望在齐河的老乡或远离齐河的人,勾起你对家乡的思念和向往。

 

     今天分享的是关于齐河焦庙镇村庄的来历,以后还会推出其他乡镇的,希望大家关注为盼

 

焦庙镇村庄与村名来历具体如下

 

焦庙村  明初,分前、中、后三村,前村为闫堂,中村为张庄,后村为焦庙,当时有一焦氏因经商致富, 修庙一座, 故明末三村合并称焦庙。本村姓氏张、乔、王、齐、钱5姓。

 

齐营村 明末, 著名将领戚继光曾在此安营扎寨,故得名“戚营”,新中国成立后演变为齐营村。本村姓氏黄、马、于3姓。

 

小刘村 清初, 刘氏由山西迁来,因附近有大刘村,故取名小刘村。本村姓氏董、刘、杨、宋4姓。

 

许庄村 清末, 许东一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故名许庄。本村姓氏许、曲、谢、马、王、于、黄7姓。

 

马坊村 明初, 马家从开封迁来,取名“马庄”,后来马氏兄弟分家,前后两大院即分成了前马、后马。清中期,马家副业兴旺,在村中修石牌坊,故称“马坊”。本村姓氏马、李、袁、申、郭、纪6姓。

 

席庵村 明初, 刘氏来此建村,取名刘庄。到清初,村东南有旧庵堂,居民大部分姓席,故取名席庵村。本村姓氏席、刘、张、王、颜5姓。

 

靛池村  元末,该村叫“双庙李庄”。因兵荒马乱,疾病流行,人口大。明永乐年间,李福、李建两兄弟由山西洪洞县来此定居,开染坊,以染青布而闻名。因村东首地势较洼,污水流东池中, 故取名靛池村。本村姓氏李、王、任、房4姓。

 

黄屯村 村内原有石碑刻有 “苏彪大屯”,始建于明初到清末,姓黄的人口兴旺,改名黄屯。木村姓氏杨、张、李、赵、梁、房、罗、徐、计、沈、黄、陶、13姓。

 

炮姜村 元末, 姜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,取名姜庄。后因周围有两个姜庄,并且抗战时期日本侵略军又在该村西北角修建了炮楼,故取名炮姜。本村姓氏姜、徐、王3姓。

 

路庄村  明初,该村王保修建了一座楼塔,取名王保楼。明末村中有一通往县城的大路,故此该村改名为大官路村,后改为路庄。本村姓氏马、陈、李、张、焦、赵、于、刘、吴9姓。

 

程庄村  明末,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来,由以程氏大户迁此处家户,故名程庄。本村姓氏程、耿、贾3姓。

 

董庄村  明末,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建王宏村,后董姓兴旺,改村名为董庄。本村姓氏董、赵、李、絮、曹、陈、韩、刘8姓。

 

曹虎村  明初,本地传染病流行,幸存者只有曹虎、曹龙几户。后来,外地迁此定居的,曹氏兄弟管吃管住,人们为缅怀曹氏兄弟,村称曹虎。本村姓氏黄、于、刘、曾、杨5姓。

 

南北菜村、老菜村 很久以前, 齐河县有两大菜园,-一个是北菜园,一个是南菜园, 南菜园又叫菜园庄。据说村民是自山西洪洞县迁来的,以种菜为生。1882 年,黄河大堤决口,菜园庄人搬到村西不远的坝上。洪水退后,有些定居未归,渐渐形成村庄,名叫坝上,又因房舍沿大坝筑建,系南北走向,后改称南北菜。而原来的菜园庄,于1939年改称老菜()。南北菜村姓氏赵、高、韩、孙、董5姓,老菜村姓氏赵、韩、方、王4姓。

 

邓庄村 明朝年间, 邓姓大户由山西大同县迁来建村,因是大户,所以立村名为邓庄。本村姓氏张、邓、武、宋、徐5姓。

 

冯庄村 明永乐年间,冯氏迁来建村,取名冯庄。本村姓氏冯、李、高3姓。

 

张林西村 明初, 张姓由山西迁来。后来张林西做了大官,遂改名张林西村。本村姓氏黄、曹、马、张、房、高6姓。

 

辛庄村 明初, 李氏兄弟由山西洪洞县迁来。他们辛勤节俭治家。后来,人们学习其辛勤精神,村名辛庄。本村姓氏李、张、赵、贾4姓。

 

李官屯村 明初,村叫李家庄。后,李氏在县城做官,为炫耀门庭改名李官屯。本村姓氏李、、赵、张、杨、吴、贾7姓。

 

东李楼村  明永乐年间,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 后建成座楼,取名东李楼村。本村姓氏韩、赵、、刘、吕、顾、王7姓。

 

庄村 明万历年间,杨士正家族由济南府迁来,叫杨家洼,后因耿氏五兄弟来该村插户,耿氏家族逐渐旺盛,改名耿庄。本村姓氏耿、杨、王、贾、聂、马、邓7姓。

 

场村 朝,该村的杨氏财主显示有钱有势,将场园挖空,盖上木板,板下挂上响铃,轧场时碌碡所到之处,板动铃响,声传四方,杨场便由此得名。本村姓氏杨、李、卢3姓。

 

铁匠村 明初, 由外地迁来一户铁匠, 手艺高,村叫铁匠至今。本村姓氏顾、李、冯、庞4姓。

 

徐弓匠村 明末,徐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取名徐弓匠村。本村姓氏肖、马、王、吴、姜、冯、高7姓。

 

西袁村 元末,袁氏兄弟二人逃荒到此,一人向东走建村称东袁,一人向西走建村称西袁。本村姓氏袁、刘、孙3姓。

 

相庄村 因古时有一相姓大财主迁来建村, 故取名相庄。本村姓氏邓、武、杨3姓。

 

常庄村  明永乐年间, 常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取名常庄。本村姓氏常、贾、王、胡、季、张、李、单8姓。

 

杜庄村  明末, 杜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此地有玉皇庙,便取名为玉皇庙,1947年改名杜庄。本村姓氏杜、许、张、孙、耿、王、庞7姓。

 

老王村  明永乐年间, 王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到山东青州七里河。40年前,因荒年和兵乱,王氏三兄弟迁现址建村,取名为老王村。本村姓氏王、宋、赵、张4姓。

 

流水村  西汉年, 刘秀走南洋。被追到此地,见一小庙倒头便睡,取名“龙”,后因越牛河穿村西面过,改名“流水村”。本村姓氏王姓。

 

吕庄村 明朝.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取名庄。 本村姓氏杜、朱、吕姓。

 

三合村  明末,这有3个小自然村,即小楼、刘王庄,,后因氏、刘氏二姓我口稀少,王姓兴旺,3个自然村合非,放取名“三合村”。本村姓氏张、王2姓。

 

三王村  明末,王氏三兄弟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老大住流水河,老二

住三合,老三立村,因排行老三,取名三王村。本村姓氏王姓。

 

 

宋坊村  明初, 宋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并修建牌坊,取名宋家坊,中国成立后简称为宋坊。本村姓氏、朱、任、尹、马5姓。

 

苇叶村  明初,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此处原是一片苇塘,故取名苇营,因“营”、‘ 谐音易混淆,1947 年“土改”时定名苇叶村。本村姓氏王、李2姓。

 

张庄村   元初, 张黄茂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定名张黄茂庄,1985年政名张庄。本村姓氏张、王、吕、解、任5姓。

 

解庄村  明弘治年间, 解氏从诸城县迁来,故名解庄。本村姓氏解、潘、李3姓。

 

大孙村  明洪武年间,孙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取名孙庄,因与附近孙庄重名,改名大孙。本村姓氏李、孙、霍、王、闫、刘6姓。

 

冯李村  明洪武年间, 李二躬从河北省清河县李杭迁来,次洪水暴发中冲来三狮,改名狮子李庄。清嘉庆年间,两户姓冯的迁来,在村东侧建房,取名冯庄。因新中国成立前,乡政府在冯庄,乡政府以二庄为代称冯李乡,随着冯李乡的代称两村合并,后改名冯李村。本村姓氏李、杨、乔3姓。

 

季东村、季西村、季中村  原名 “南寨子”,来历不详。明初氏改名“季()寨”,因交通方便,土地又多,逐渐有很多姓氏迁入,村名未变。季东村姓氏杨、王、程、徐、乔、炫6姓,季西村姓氏关、闫牛、 孔、曹、张、杨、苏、朱、王、刘、康、鞠13姓,季中村姓氏杨、鞠、刘、李、苏、马、闫、路、赵9姓。 

 

西李楼村  明初,田氏由山西迁来,始“双庙田庄”,后来李氏从山西迁来。清乾隆年间,李氏兴起,建起两层土楼,因此楼在附近很有名气,过路之人常喊该村为李家楼,故改名为李()楼村。本村姓氏李、陈、魏、于4姓。

 

洼孙村  400 年前,本地孙庄分出几户姓孙的在此建村,因地势低洼,取名洼孙。本村姓氏孙、李、单、王4姓。

 

西贾庄村  明末, 贾黄头、贾小七兄弟二人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,取名贾庄。本村姓氏贾、吴2姓。

 

贾市村  贾市村起源于明永乐年间, 贾氏家族由章丘迁来前刘南,当时这有个劳动力市场,故取名贾市村。本村姓氏陈、贾、李、刘、赵、张、方7姓。

 

石门张村  明洪武年间, 张氏由章丘迁来,建一石门牌坊,故取名石门张。本村姓氏张、乔、郭、高、崔、马、毕、庄、孙、顾、蒋11姓。

 

赵官屯村  早年该村名为张本屯, 明末张、赵氏迁来,称张、赵屯。后来赵家的赵龙、赵虎两兄弟做了官,改名赵官屯,有赵、张、徐、李4姓。本村姓氏张、王、李、赵、刘、申、郑、杨、殷、徐、孙、陈12姓。

 

小李村 明永乐年间, 李坤由山西洪洞县迁到后刘村西,当时此处有个劳动力市场,故取名小李。民间传说小李村原曾用名三合村,起因由西十里、前刘、后刘三个村合并另组成的一个村。本村姓氏李、陈、崔、张、孙、赵、邢、姜8姓。

 

曲屯村  原名胡家电, 后失传清初,曲氏3户从山西迁来,改名曲()。本村姓氏马、杨、陈、董、彭、孙、刘、高、曲、芦10姓。

 

十槐村  清朝, 陈王氏由齐河北关河岸咽头王庄迁来,村名王新庄。后济南府大人去聊城路过时,逢阴雨天在此避雨,见村东有十棵槐树枝繁叶茂,改名“十槐”。新中国成立后,改名为“十槐”。初改时,成立曲屯初级社。人民公社后,属某营7连。1957年, 属十槐生产大队,大队分4个生产队。1970 年改为十槐行政村,属贾市管区有两个村民小组。2012年,合贾市社区。本村姓氏王、邢、陈、李、赵、钱6姓。

 

郭坊村  清初,由双庙郭氏迁此,取名郭坊。立村后属杨场乡,后与双庙、新马合并为高级社,属双庙大队,郭坊村为5队。成立公社后,属焦庙公社,马坊管区; 2000年合并乡镇,郭坊村属焦庙镇贾市管区。1984年与双庙分离,成立村委会,但仍与双庙村一个支部。本村姓氏杨、李、于、贾、高5姓。

 

双庙屯村  明初, 因村东头大道两侧各有庙故取名“双庙()”。木村姓氏郭、杨、刘、谯、房、代、李、吴、胡、于、王11姓。

 

新马村  明初,刘氏由北京槐树胡同迁来,取名大阴庄,1961年改名新马。本村姓氏马、张2姓。

 

白庄村  原名邢庄,由邢氏建村,明初白氏由山西迁此,改名白庄至今。本村姓氏白、张、邢3姓。

 

黑马村  相传清。有位叫老的智者, 骑一匹黑马来到该村,由此得名黑马村。本村姓氏马、王、周、张、卢5

 

姜堂村  清初,该村是3个村,即姜堂、马虎庄、李家楼,后因居民增多,房屋逐渐连起来,形成一个村,取名姜堂村。碑文记载姜堂是从山西洪洞县强行迁来的几姓组成的。本村姓氏马司、姜、杨、王、李、邓、庞、张、任10姓。

 

张拱辰村  清康熙年间,张拱辰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据兄名张拱辰定村名至今。本村姓氏尹、张高、刘、马、乔、王、费、10姓。 

 

王桥村  王氏祖先王先春从山西迁历城县,后分到齐河县城南30里的马庄,马庄只剩一空村,先春始祖带领一家人在此落户, 指村南一小石桥为名一王小桥。 马庄村南亦有两个空村,陈氏、蒋氏、赵氏迁后,组建蒋庄、陈庄。蒋庄几十年后陆续有韩氏、马氏、李氏、耿氏户迁。王桥村(及蒋庄、陈庄)一直归齐河县管辖抗日战归三区管理,属齐河、长清、禹城三县的交界处,为抗日根据地前沿,新中国成立后堂乡,后史属焦庙公社。本村姓氏王、赵、李、卢、张、杨6姓。

 

华集村  明永乐年间,  祖来因灾荒,由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迁来,取名华庄,早先很多墓碑上刻有迁居莫忘淮安府”的字样,清康熙年间,因村庄规模较大而设立集市改名为华集。本村姓氏华、陈2姓。

 

吴庄村  明永乐年间,祖先吴波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,取名吴庄。

本村姓氏吴姓

 

谯庄村  明永乐年间,王氏由章丘迁至前刘村南,当时这里有个劳动力市场,故取名谯庄。本村姓氏谯、张、杨3姓。

 

纸营村  明万历年间, 谯林家族由诸城迁来建村造纸,村旁有军营,故取名纸营村。本村姓氏贾、张、刘、乔、孙、冯、宗、杜、

 

9姓。

 

孙黄村  明永乐年间,孙氏和黄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建孙庄、黄庄,后改为孙黄村。另据遗留下来的黄姓祖坟碑文记载:明末,本省诸城县连年水淹,铁板桥南关黄氏兄弟黄表、黄茂二人迁此,故有黄姓。据说孙家比黄姓来得更早,但已无法考证。孙家住在东头,谓之孙庄;黄姓住在西头,谓之黄庄,后来由于人口发展,住房增多,两庄连成一片,合成孙黄庄。本村姓氏黄、邱、张、刘、孙、贾、王、武8姓。

 

东张村、西张村   原名张村街。 后来,从山西迁来部分户,人口增多,在村东建东张,原村叫西张。东张村姓氏王、黄、孙、刘、朱5姓,西张村姓氏范、黄、姜、刘、赵、孟、曹7姓。

 

老王村  原名韩栾庄。 据说在明朝时村民皆患病而亡,只剩下王姓家,故改名为王()(),以后有王、席、赵、高、徐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。另说,原韩栾庄人被一伙强人“红头苍蝇”杀死,只有王姓一人藏纺纱的棉花中幸存,后山西洪洞县人迁来。本村姓氏张、王、赵、徐、高、席6姓。

 

王木匠村   明永乐年间,  尹王氏由河南驻马店迁来,取名总管寨,后因人口不断少,改名为王木匠村。本村姓氏王、尚、韩、卢4姓。

小尹村   清初,尹氏由外地迁到王木匠村东头。后因人口增多,成一个自然村,称小尹庄。本村姓氏尹、王2姓。

 

东贾庄村  据村内老人回忆,贾庄原名富贾庄,后改名为贾庄。本村姓氏张、赵、刘、夏、卢5姓。

 

卢庄村  明万历年间建村,当时有卢、黄二姓,称卢黄庄。后来,黄氏绝后,改名卢庄。本村姓氏卢、刘、韩3姓,曾有黄、马、彭、潘、杨、赵、房、楚、袁等姓消失。

 

韩庄村  明初,孔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取名孔庄,后改名韩庄。另据传说和碑文记载,早在宋朝就有了村子,这儿的韩氏远祖原来“隐居于齐河县东北郭家岸”。当时韩家子弟沿黄河“自行舟楫往来,河路张村店,多住窃见也,高而俗矣!”经过多次物色,日后,弃郭家岸事产,移来张村店北二三里居焉,自号韩家庄,后简称韩庄。本村姓氏韩、孔、赵3姓。

 

范庄村  明初,范氏因灾荒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故名范庄。本村     姓氏司、范、郝3姓。 

 

红庙村  原名人合村。 明末有吕、李二姓,兄弟。由此得名。后因村南有一座大庙,庙中有道土名继红,将大庙成了红。鲜艳夺目,为纪念他的功绩,村名改为红庙。本村姓氏董、赵、钟、华、李、杨、史7姓。

 

小寨村  明永乐年间, 刘、尚、范、杨四姓,以刘为首,由河南驻马店迁来,取名“刘总管寨”,别姓分别建尚庄、杨庄,后因黄河发水,刘总管寨搬到现址,后因人口不断减少,改名为小寨村。本村姓氏杨、王、张、刘、范5姓。

 

尚庄村  明初,尚姓同刘总管从开封迁来,起名尚庄至今。本村

姓氏尚、卢2姓。

 

陶庄村  明初, 陶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取名陶庄。本村姓氏王、杨、黄、刘4姓。

 

絮庄村  清初,絮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。取名絮庄,本村姓氏絮、曹、张、庄、王、黄、李、赵、马9姓。

 

白马村  原名团圆宫元末,从山西迁来的人中有骑白马的,故改名白马村。本村姓氏籍、李、 4姓。

 

王庄村  明初,王氏由开封逃荒到此取名后迁人马、张二姓,王家因生活困难逃荒东北原村名未变。本村姓氏马、李、杨、田、张5姓。

 

张杨村   明朝时,杨氏、张氏先后迁来,故取名张扬。本村姓氏杨、张、曹、王、刘、苑、耿7姓。

 

 

前出对精机。梁氏由山西洪利县迁来,,本村好氏水,

 

郭窑村   明末,郭氏从城县迁来。取名”。家以烧瓦为生,改名郭窑村。本村姓氏、雷、、王、傅、史6姓。

 

黄马村  明末,马姓从本县潘店迁,取名马庄因附近马庄较多,后该村姓黄的又多,1949年改名为黄马村。本村娃氏马、王、史、钟、郁、师6姓。

 

  明万历年间, 潘赵两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南边潘家立村“潘庄”北边赵家立村“赵庄”两家人员渐增,两村连在起,改名潘赵村。本村姓氏赵、潘、邢、杨、李、焦6姓。

 

彭庄村  明初, 彭氏从平原县大彭庄迁来,故名彭庄。本村姓氏彭、司、华、张4姓。

 

团枣园村  清雍正年间, 张氏由富足乡迁来,起名张庄,嘉庆年间,枣树成林,枣仁呈圆形四周闻名,改名团枣园村。本村姓氏张、鞠2姓。

 

前郑村  清初,郑氏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,取名“郑楼”。后分南北两村,相距很近,故把南村叫前郑。本村姓氏郑、邢、马李4姓。

 

西姜村  建于明末, 因姜姓最早建立,取名姜庄。本村姓氏高、钟、焦、郭、于5姓。

 

钟庄  明末,钟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世传复姓钟离,取名钟()庄。本村姓氏钟离、陈、宋3姓。

 

周庄  明末,周王庄的周氏家族为种地之便搬此建村,取名周庄。本村姓氏周、王、马、钟、陈、张、韩7姓。

更多内容请关注《走遍齐河》公号